泥鳅也是鱼
导演:

年代:2005 

首映:2006-04-15

时长:

语言:中文

观看量:1743

热播指数:92

豆瓣:7.2

更新:2024-04-26 10:01

剧情:
  泥鳅(倪萍 饰)与丈夫离婚后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来到北京,本想投靠朋友,可朋友的处境也不太好。于是泥鳅决定自力更生,她多次遇到了在火车上要求与她发生关系的包工头,没想到两人都叫泥鳅。   男泥鳅(倪大红 饰)也是个背井离乡的人,妻子逝世了。他把女泥鳅留下,虽然吃住不是很好,但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离乡在外困难众多,大家也互相照应。   为了生活女泥鳅去当女佣,这时男泥鳅欠下了工人的工钱,她也提出帮他还债,就这样,他们互相挣扎在北京生活,做着粗活,养活自己与女儿。   但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他们需要面临的还有很多……
展开
线路F1

图集

  • 泥鳅也是鱼 图1
  • 泥鳅也是鱼 图2
  • 泥鳅也是鱼 图3
  • 泥鳅也是鱼 图4
  • 泥鳅也是鱼 图5
  • 泥鳅也是鱼 图6
  • 泥鳅也是鱼 图7
  • 泥鳅也是鱼 图8
  • 泥鳅也是鱼 图9
  • 泥鳅也是鱼 图10

影述

【拾遗拾忆】《泥鳅也是鱼(2006》:泥鳅怎么了,泥鳅也是鱼!

看到片名,我就开始琢磨,《泥鳅也是鱼》,用这个和“别拿馒头不当点心”,“别拿村长不当官”近似的词组,当一部反映农民工进城的电影,是啥意思?
看到一半,我的疑惑随着影片中泥鳅阿姨正气凛然地教训泥鳅大叔:“别人不把咱当鱼,咱也跟着不看重自己啊?!”的这一幕,彻底揭开了:原来泥鳅也是鱼是这样的意思啊。其实按照我的理解,我更乐意在不改动片名结构的前提下,把名词换成:民工也是人!
这部宣称是第一部以中国农民工进城务工为题材的电影。导演从一开始就展露他的野心勃勃,认认真真地自以为是的贴近农民,从大清早的火车站的站台上背着破旧的行李包的农民匆匆忙忙赶火车,一大群民工在开荤笑话,到贯穿全片的地方方言,无不刻意追求着一种底层诉述的拍摄方式。从片头开始的对农民身体进行抽血的对白“咱敞开肚子把它吃穷”的爱占小便宜,到花姐一句“没事,才过期两天”把饮料塞到两小孩手中;泥鳅大叔豪迈地说:“北京,咱趟平!”然后就领着一大帮刚进城的兄弟坐公车逃票被抓到的阿Q形象

倪萍的电影。终究又是一场心酸。
看完《泥鳅》突然又回想了几年前看的那部《美丽的大脚》。或许是人总是喜欢在一个事情牵引的记忆里缅怀很多曾经出现的物是人非,而在这些出现和消亡的过程中,找回自己期许的东西。
看来这样的回忆,又变得矫情和妄自菲薄。终归想对倪萍的《泥鳅》说一句谢谢。
我想还是把她定义为:心酸。或许很多人不会赞同我的分类。这似乎让我想到了关于苦难抒写的一些批判。当然,我也没有权利做出指指点点的认可和漠视。

我只看过倪萍两部电影。稀疏间,也回忆不起太多张美丽的言辞和大大咧咧的形象了。泥鳅也许和张美丽一样,同样是挣扎的女人的外化和泛化。我想这么称呼他们心酸,或许抱着同情的态度吧。尽管这样,不一定是正确的。
看这样的电影,理应有很多伤感的情绪。因为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但她又具有了美丽的中国女人的所有的贤良淑德的品质。似乎这种戏剧化的抽象聚合都已经印证在泥鳅的身上。不知是喜是悲。

电影我是笑着看完的。或许是每次倪萍的电影都会充分表现他山东方言的原因。其次

前两天看了《泥鳅也是鱼》,没有觉得特别好,又因为过了好些天,所以指手画脚的冲动已经淡了。一个真实的的题材和现实,但是却是一个缺乏真实感的片子。所谓道德与崇高,在现实之上,在肚皮之上,难免显得虚空。虽然镜头,台词、场景设置都不乏意味深长,由此也见导演良苦用心。
我印象深的场景有一个:双胞胎女儿站在铁道边上的破烂房边。迎着夕阳和呼啸而至的火车,说:“北京欢迎你!”。口气间满是主人公的口吻,只是她们的母亲知道,这只是一个别人的城市。
我印象深的台词有两一个,一个是花姐说:“人命八尺,莫求一丈”;还有一个,是泥鳅与紫禁城的一场沉默交流,被翻译为:“庙啊,盖到了天上,咋还嫌个低;人啊,就在我身边,咋还想个你。”
并没有特别感动,在一些欠妥的场景处理上,我几乎要认为它是一部烂片。但是烂片也是片啊。对把眼光投注到这一领域和群体的工作者表示尊敬。因为,泥鳅也是鱼。这是真的。鱼和泥鳅都不该忘记这一点。

看了《泥鳅也是鱼》这部电影,总也难以有着大多数人的那种感动。也许因为我自己亲眼目睹了那些民工们的生活状态,也许我经历的远不止电影所能刻画得这些,所以我并不十分感动。我觉得杨亚洲有点步张艺谋的后尘,但奇怪的是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被很多人指摘说他拍摄的只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但杨亚洲却只是被一窝蜂的吹赞。
比较起来,张艺谋的电影更能反映生活的真实,虽然里面可能有跟现实不符的一些细节处理上的问题,比如《秋菊打官司》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观众总能找出这里或者那里不应该出现的理由,但这就是生活的真实,这就好像莫奈的《日出·印象》,那种通红的天空也灰质的空气似乎并不符合人们眼中对于世界的认知,但只要走出门去,才发现莫奈笔下的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人们通常以为的那些东西根本不存在。
我所想表达的远非纸上这些,单纯的来说就是我不推荐一个想了解民工的人去看这部《泥鳅也是鱼》,因为这既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又不能反映真正的民工以及他所经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切。还不如多看看《肉蒲团》这样的三级片

【拾遗拾忆】《泥鳅也是鱼(2006》:泥鳅怎么了,泥鳅也是鱼!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aomishouhou.com/a/34874.html

展开

豆瓣推荐

租期
6.82006年中国大陆剧情
五魁
7.31994年中国大陆运动
流泪的红蜡烛
7.21983年中国大陆
北国红豆
7.31984年中国大陆剧情
炮打双灯
7.11994年中国香港爱情
爱情与遗产
7.31980年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爱情片

本周热播

资源榜
2023日本动作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