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草原拍的电影

蒙古精神

乌拉盖草原拍的电影

高清在线观看
导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演员:
巴德玛,巴雅尔图,弗拉基米尔·高斯特尤金,Babushka,拉里萨·库兹捏索娃,Jon Bochinski,Yongyan Bao,Wurinile,王彪

更新:2024-04-28 21:47

首映:1991-09-01(威尼斯电影节)

年代:1991

时长:110分钟

语言:蒙古语,俄语,汉语普

评分:8.5

观看数:20532

“蒙古精神”米哈尔科夫关于蒙古的回忆

如果你没有一点草原和俄罗斯情结,我想,你也许很难被这部片子吸引。因为并没有传说中草原绿油油的漂亮的色调,故事仿佛发生在春夏或者秋冬交季的时节,画面呈现出一种灰绿色。这种灰绿色,这有真正热爱草原的人才能读懂。而主角之一的俄罗斯中年男子,既不帅也没有什么魅力。他眼神中的忧伤和孩子气,只有看过前苏联文学的人才能明白。
因此,如果想要完全读懂这部电影,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可以说,这部电影尽管手法处理得相当艺术化,主题却是相当主流,通俗易懂。然而,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主题或者画面(说实话,一望无际的草原在镜头里显得很低调甚至乏味),也不是主角,而是配角——那个蒙古男人的两个孩子,和永远骑在马上和的醉醺醺的蒙古大叔,还有感人至心的配乐。
如果你对草原对前苏联文学一无所知,那么,看了这部电影,或许,你也会萌发出对草原对前苏联文学的向往。

我承认我是个相当感性的人。这点在看电影上尤其表现突出。每次看【套马杆】,总会泪流满面,
然后心中无比的安宁。

还是米哈尔科夫的,原名叫《套马缰》,还是那个古老的主题——工业文明和民族传统的矛盾。传统的荣光在现实的挣扎中往往很容易失去底线(这个主题和他的《西伯利亚理发师》一样,但是简洁干净得多)。不过最后男主人公还是没用避孕套,于是他便有了他第四个孩子——铁木真,那份载满了光荣的回忆。
叙事流畅,主题明确,最后的梦中,很超现实,铁木真带着铁骑回到了蒙古草原,战胜了电视机。

一开始是被片中的插曲,中文翻译的叫做”曼楚里山上“的苏联歌所吸引。去查了这首歌,一直没有查到。后来在片尾的鸣谢里查到了这首歌的法文名,翻译过来其实是叫满洲里的群山上。顿时理解了男配在和朋友喝酒时,被问及爷爷的事时,为什么要唱这首歌。我猜他爷爷应该当时是在满洲里帮中国打抗日战争时战死的。然而再往前到清末,外蒙古独立却也正是因为沙皇的煽动而被分离出中国。 可是片尾男主做梦回忆起铁木真的时候,又为蒙古人曾经统一过整个中国和俄国而自豪。正巧这本拍摄于1991年的电影,刚好也是苏联解体的时候,一个亡国的导演,拍着蒙古精神。应该也是暗寓着苏联精神。作为一部法国制作的电影,里面当然也要不停的黑着中国的统治下对于内蒙的独身子女政策,和对草原环境的污染。一部电影客观的叙述着苏联人,西方人,中国人,和蒙古人自己对蒙古的认识。然而这些所谓的认识,却又谁也说不完整。

第一次看时,觉得巴亚图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再看一遍,才恍然大悟巴亚图是一个戏份虽小却至关重要的人物。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全副身家只有一匹马、总是醉醺醺地哼着蒙古长调的巴亚图总共大概只有不到十分钟的镜头,而且几乎每次出现都扮演着 “匆匆过客”:
第一次是在片头,茫茫的草原上涌起乌云,仿佛雷雨将至,骑在马背上的巴亚图撑起小红伞,哼着蒙古长调继续优哉游哉地向前。
第二次,已经醉得东倒西歪的巴亚图策马去喝酒,路经主角一家的住处,给主角一家带了一根香蕉、一个小喇叭和一幅他谎称为自己在美国的弟弟但实为好莱坞明星的海报作礼物。
第三次,清晨的蒙古包外,主角夫妇在讨论避免再生孩子就要去买避孕套时,巴亚图喝酒归来,给夫妇俩打牌赢得的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作礼物。
第四次,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次,巴亚图骑着马哼着蒙古长调走进了俄罗斯人的家里。房间里,遭遇意外后回家的俄罗斯人正和妻子耳鬓厮磨;房间门外,俄罗斯人的小女儿正在朗诵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巴亚图给了她一个苹果做礼物。
第五次

“蒙古精神”米哈尔科夫关于蒙古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aomishouhou.com/a/16525.html

线路F1

影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