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

一次别离

伊朗式分居,分居风暴,内达与西敏:一次别离,纳德和西敏:一次离别,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别离,A Separation,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Jodaeiye Nader az Simin

免费观看无删减

年代:2011 

首映:2012-11-13(中国大陆) / 2011-02-15(柏林电影节) / 2011-03-16(伊朗)

时长:123分钟

语言:波斯语

观看量:243659

热播指数:220

豆瓣:8.8

更新:2024-05-04 02:10

标签:口碑榜

剧情:
Nader(Peyman Moadi饰)和Ximin(Leila Hatami饰)是夫妻,他们的女儿是Temei(Sarina Farhana Farhadi饰)。西敏寺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纳德坚决反对,因为纳德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需要照顾。他们两人向法院提出离婚,但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寺愤怒地回到了她母亲的家。西敏寺离开后,纳德失去了他的技能,雇佣了一位名叫里兹(萨雷·巴亚特饰演)的看护人来照顾他的父亲。然而,她的父亲使用洗手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里兹,根据《古兰经》的教导,她感到非常禁忌。里兹的女儿陪着她,也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几轮过后,纳德有一天回到家,发现他的父亲被绑在床上。出于愤怒,他把丽兹推倒了。出乎意料的是,怀孕的丽兹流产了。里兹的丈夫勃然大怒,将纳德告上法庭。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事实出乎意料。。。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1届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银熊奖。
展开
线路F1
线路D1
线路M1

预告片

图集

  • 一次别离 图1
  • 一次别离 图2
  • 一次别离 图3
  • 一次别离 图4
  • 一次别离 图5
  • 一次别离 图6
  • 一次别离 图7
  • 一次别离 图8
  • 一次别离 图9
  • 一次别离 图10

影述

《一次别离》一文不值与无价之宝

人性与社会的复杂幽微在不声不响间展露无疑。在安全范围内的善良正直与诚实,在实际利益与冲突面前难免会有动摇;人们太容易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将责任与压力转嫁给他人,尤其是更弱势的群体(责怪是妻子要离开没有人照顾老人才导致了事故,将道德or利益的困境转移给女儿);在人身上善意、恻隐之心与自保、沉默、逃避、欺骗、推卸责任是并存的。
性别问题、阶级分化、传统宗教道德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下伊朗社会的一张素描小像。女性出外工作、带着墨镜驾驶汽车

感谢这个片子用了相对平等的角度,使主角、配角都展现出各自的“人性”,虽然视线仍较多的投向男主角,也因为它的偏向,让男主角纳德得到了更多的表现。
纳德反对移民,因为要照顾父亲;为了省钱,知道护工瑞茨怀孕后仍雇用她;不满瑞茨对父亲照顾不当,推瑞茨出门的时候完全不体量她怀着孕,因为当时完全“不记得”了;听到瑞茨流产的消息,他一点也未表现出惊讶;面对法官的询问,他自然的说出“我没有推她”、“我不知道她怀孕了”这样的谎言。
纳德爱父亲,爱自己,爱女儿,他对女儿说,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坐牢,脑子里只想着要照顾女儿。
以的“爱”理由,纳德的女儿也自然的说出谎言,在不知道法官会询问什么的情况下,虽然语速出现一点迟缓,但仍表现自然的使人痛苦。
纳德以及他的家庭,表现的是西化的、娴熟使用社会生存法则的中产(上层)阶层,普通阶层如瑞茨一家是虔诚的教徒。
片子接近尾部时,瑞茨告诉纳德的妻子西敏,流产可能是因为与自己被车撞了,心里的疑惑,使她不能要这笔“赔偿金”。
觉得丈夫冤枉的西敏把这事告诉了纳德

看电影,只要击中G点,人就会痴迷无法自拔,自然会自动屏蔽那些让人疑惑的细枝末节。整体而言,我觉得这个片子没有深刻得淋漓尽致,或许觉得有点老生常谈。之中的冲突矛盾没多新意,之前多少中外优秀电影描刻了这些话题。只是这个于“我们这儿的”人看来,多了些异国风情和新奇。但这些观感是不能阻止我对这片子的偏爱。后段的沉重,让我都忘了换气。 这就是我要的感觉,我就觉得这是好片。当然这个确实是好片。试问一个除了片尾曲外,全程无配乐,而且能让浮躁的我“坐定定”2个多小时,膀胱都快炸掉了都不愿意离开我那小屏幕半步的电影,我能不力推么?
伊朗的局势,在我们看来危机四伏,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其实在一些国外的人看中国,何尝不是这样以为呢? 在不明内情的人看来,伊朗到处是受迫害,中国亦如此。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是的,中国受迫害的情况是有的,而且是极度不公的,看那些维权分子的遭遇。但我们得承认这不是主流,起码主流的人们是不觉得自己是在受迫害的,顶多被压迫了。这些主流的人想的更多是生活中的各种琐碎,我想伊朗亦如此

任何好的片子要写影评都是无题。
塔赫米勒在她的散文里提到过关于好的小说以及散文的判断标准是由它让你大脑迷失的密度来决定的。电影当如是。
我想如果我说下去,我必然要暴露我自己。字里行间,词语的组合,全是我的一城一池。
伊朗导演除了阿巴斯,我还看过苹果,天堂的孩子,然后就是纳德和西敏。涉及的问题和艺术手法,讲起来玄看起来妙。
那是默罕默德的眼神吗?

近几年很少看文艺电影,难得有空闲和平静的心态看一部电影,尤其是一部伊朗文艺电影,前些年看了很多文艺电影,戈达尔、费里尼、特吕弗、候麦、贝托鲁奇、约翰福特、阿巴斯、以及各种类型的电影,其中也包括很多伊朗电影,最喜欢的算是《小鞋子》和《何处是朋友的家》以及《天堂的颜色》……,这些电影每一部都有打动人心之处,每一部都让我的心灵感动。
还记得当年看《小鞋子》,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陋室一起看DVD,影片结束的时候借着暗弱的光,看见大家眼睛微微湿润,直到音乐停止,良久,没有人说话,静静的,只有音箱的底噪和嘴中吐出的烟雾,烟气缓缓缭绕在蓝色的荧光屏前直至整个房间,这烟中有理想和寂寞。
沉默时最可怕,有句话说:“不在沉默里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如今来看死亡的可能是电影理想,爆发出的可能是一个生活的无奈,即便是电影理想已死,也要在死时得以升华,在电影的欲火中涅槃!电影就是电影,最终还得回到故事上来,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一段现实之外的另一段人生。
回到《一次别离》这部电影,看完电影感觉这个名字还算贴切

《一次别离》一文不值与无价之宝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aomishouhou.com/a/3976.html

展开

豆瓣推荐

东京物语
9.11953年日本家庭
饮食男女
9.21994年美国TOP250
步履不停
8.82008年日本家庭
如父如子
8.72013年日本家庭
雨人
8.71988年美国TOP250
万箭穿心
8.62012年中国大陆扣人心弦
婚姻故事
8.62019年美国爱情
比海更深
8.82016年日本家庭
海边的曼彻斯特
8.62016年美国家庭
一一
9.12000年日本家庭

本周热播

资源榜

更多推荐